中国科技纵横 中国科技纵横杂志社官方网站
热点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优秀文章

数字中国发展与某大型集团信息通信板块企业的战略选择

吴腾宇
(中信数字媒体网络有限公司,北京 100027)

2024-02-27 14:39:00    来源:优秀文章

摘要:数字中国建设即将成为未来国家发展的重点建设领域。某大型集团在相关领域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探索,新形势下快速融入国家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将国家战略和自身发展紧密结合成为首要课题。基于此,梳理数字化产业的结构特点,结合现实情况判断未来发展趋势,对国内大型集团在数字化领域的战略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数字中国;信息通信企业;战略规划

中图分类号:F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23)21-0057-06


0引言

2023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共同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相关精神。《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1]。《规划》的颁布为中国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调配社会资源成为新一阶段的工作焦点。某大型企业集团在信息通信产业领域进行了多年的耕耘,但信息通信领域内企业呈现“小、散、弱”的特点,任何一家单位都不具备承接集团信息化赋能需要的能力,相关单位面临激烈的外部竞争,存在着强烈的转型需要。如何在数字化赋能和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上实现“一箭双雕”,需要从经济学基本理论出发归纳规律,梳理产业发展的脉络,建立一个具备企业特色和差异化优势的产业链,最终在行业中实现以弱胜强、后来居上。

1信息通信产业的新特点

1.1 信息通信产业分层逐步清晰

从1G到5G,从有线到无线,从传输到数据应用,信息通信产业的高速迭代过程中专业化分工的趋势越发明显[2],逐步形成了3个基本的层次。一是数字化服务产品层。该层单位负责向终端用户提供增值类型服务,针对各行业经营管理痛点,提供数字化产品服务。经营呈现快速调整的特点,以满足特定客户需求为根本目的,因此多为轻资产运营,少量自建并大量租用各类基础资源,开展定制化服务。二是数字化基础能力层。该层单位负责提供算力、云平台和信息传输等基础服务。经营呈现自然垄断特点,产品满足行业的通用性需求,多为重资产运营,以自建IDC、链路等基础设施开展运营。三是硬件支持层。该层单位主要在硬件、设备、操作系统等方面提供开发及售后等服务,产品以成套设备或方案为主,根据技术升级持续向上两层销售产品。早期主要是国外企业,目前受到国际形势影响逐步向国产信创方向发展。信息通信产业专业分工层次如图1所示。

图1 信息通信产业专业分工层次示意图

1.2 数字化服务依赖于基础能力层的让利

从产业结构角度看,各行业企业对数字化变革的需求在于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在宏观经济按照惯性正常发展的前提下,相关需求导致的支付意愿稳定,提高产品的成本是制约数字化服务的核心因素。从数字化产品的成本构成看,主要分为人力成本和基础设施成本。在中国人口红利的帮扶下,长期以来人力成本是较为可控的,基本可以根据产品需求动态调配。基础设施的成本降低成为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比如,智能手机的普及打破了出租车司机和乘客的信息不对称;3G的应用推动了广告营销向社群营销的变革;5G的应用推动了自媒体视频类产品的推广;定位芯片的小型化催生了物联网;存储设备成本的大幅降低为大数据应用打开了空间。不难发现,没有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数字化产品的繁荣只是海市蜃楼。

1.3 国内基础能力市场具有受管制的自然垄断特点

数字化基础能力包括算力服务、云服务和信息高速传输服务3个方面的内容。从发展顺序上看,以基础通信为起点,逐步发展到算力服务阶段。服务形式演进的过程,对应了信息通信设备的集中化、规模化运营和服务行业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在生产企业和信息通信企业之间形成了资源配置的帕累托优化。数字化基础服务能力演进如图2所示。

图2 数字化基础服务能力演进示意图


从产业演进形式上看,数字化基础服务是经济专业化发展的延伸,是将各类型生产企业的数字化成本外置集中,通过专业化运作实现总体的成本优化和效益提升。因此,数字化基础服务必然伴随着资本的集中。相关产业体现出重资本运营和自然垄断的特点,一方面,具有较高的资本和规模壁垒;另一方面,相对于所需投入规模市场需求的空间又较为有限,需通过行政许可等手段满足企业生存需要。

为避免特许企业长期获取垄断利润而导致对上下游产业的制约,国家应出台相应的制约政策。比如,2015年提速降费降低了垄断利润空间,导致持牌运营商和非持牌业务主体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内数字化基础能力市场将始终维持在一个适度垄断的环境下。未来,云服务和算力服务将成为行业各类终端应用的基础,也将面临基础电信相同的发展环境。

1.4 硬件支持层产业投资总量不足,卡脖子现象多

硬件支持层主要包括硬件和控制软件两部分,是生产型企业优化成本的主要领域,也是数字化基础服务能力层企业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领域是我国数字化发展的主要短板。20世纪50年代,我国初步建立起半导体产业,但因为技术路线选择和国际政治因素影响,使其发展不足,产业落后,技术与世界脱节。受当时的历史局限,改革开放初期彻底放弃了相关产业,主要通过进口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后续投入也严重不足,比如863计划,一年拨给半导体产业发展只有5亿元人民币,没能跟上技术发展的节奏。2003年以后,相关产业的投入不断加大。目前,已经建立起了产业基础。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今天,国内这一产业领域的补课与赶超确定性较大。

2我国数字化发展可能的产业走向

2.1 我国数字化的背景与政府导向

首先,日益复杂的国际关系迫使全球化产业分工趋势逆转,生产能力的自主可控是必然要求。其次,中国人口老龄化,新增人口减少,迫使经济发展从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路径转变,需要尽快通过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劳动生产率。最后,基础硬件和基础操作系统存在较为严重的技术落后问题,在应对国家间的竞争过程中处于落后地位。

在此形势下,国家希望在数字化服务层能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3],在硬件支持层希望尽快实现技术突破和产能升级,在基础能力层则希望能够维持稳定运行并满足相关需求增长[4]。基于此背景,进一步推动数字化基础层可以减少垄断利润,为上下游分层中的企业提供更多激励引导,在政策引领背景下分层利润空间减少、竞争进一步加剧,如果企业脱离硬件基础层布局,而单纯在基础服务层加大投入,将会在未来面临争夺市场空间的白刃战,持续处于微利竞争的环境。

2.2 数字化产业发展阶段判断

考虑到社会和政治因素,硬件支持分层的发展最快,在完成历史补课后,发展速度将有所减缓。数字化产品应用分层的发展不会快于适龄劳动力人口下降的速度[5]。数字化基础能力分层将会呈现先抑后扬的趋势,在其他分层成熟后收益最为稳定。按照前序逻辑分析,根据半导体产业补课、劳动力减少和人力成本上升的进程,3个产业分层将出现不同的发展趋势,大致可归类为3个阶段。

一是当前阶段,主要矛盾为半导体产业补课和数字经济氛围的打造,预计5年内主要的机会在硬件支持分层,数字化应用分层将百花齐放,树立一到两个标杆,基础能力分层利润水平将持续下降,并开始行业洗牌。二是“十五五”中期,国内半导体产业得到了长足进步,主要矛盾转向加快数字化应用以应对劳动力下降趋势。根据适龄劳动力下降趋势适度超前全面布局产业数字化转型,直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一阶段主要通过数字化产品服务分层发展实现。三是数字化转型后期,数字化产品服务和半导体产业完成赶超阶段后,将进入由新技术应用决定经济发展的稳态增长阶段。数字化基础能力分层将主导其他分层的发展,将产生行业再洗牌。

3信息通信产业各专业分层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分析

(1)数字化服务层竞争的关键是锁定企业订单。数字化服务层的需求较为多样,需求规模取决于企业的经营规模。需求的弹性较大,当客户的成本优化效果不及数字化产品采购的价格时,不会形成有效购买;当成本优化效果超过产品采购价格时,企业可以选择自建。因此,该分层业务的市场竞争程度高,较难形成明显的业务壁垒。企业竞争需要具有高超的运营能力,压缩人力成本,或者借助身份、特许和市场寻租手段建立竞争优势[6]

(2)数字化基础能力层竞争的关键是树立新的壁垒,重新划分市场需求。数字化基础能力分层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具有较多的市场进入壁垒,大致包括资本壁垒、规模壁垒、身份壁垒和许可壁垒。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国内生产力不足,资本壁垒作用突出,国内通信业务由国家计划组织建设。改革开放后,国外资本流入,许可壁垒作用凸显,逐步形成了国内电信运营商垄断竞争格局。该分层的特点决定了已经建成的市场竞争格局较难打破,相关企业寻求突破的关键点集中在树立新壁垒、重新分配市场需求上。近年来,以阿里巴巴、腾讯为主的互联网企业在自身需求支撑下,试图通过建立规模壁垒实现垄断经营。由信息安全保护而产生的身份壁垒也开始显现作用[7]

(3)硬件支持层竞争的关键是建立技术优势。硬件支持层的需求较为明确,各类设施将根据摩尔定律持续升级换代。层内企业竞争主要依靠技术,市场本身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目前在基础元件领域,仍然以外资企业为主,国内信创企业积极抢占市场,但受制于技术积累和技术生态的限制,仍然难以与外资抗衡。预计未来市场占有率结构的变化将与攻克关键技术的进度紧密相关。

(4)信息通信产业的战略布局方向。一是在产业分层内部追求升级,逐步从数据传输向云服务和算力服务方向突破,充分利用资本和身份的优势寻求突破,抢占分层内业务,占领并固守市场份额。二是在产业分层之间,充分利用资本、身份优势,建立技术壁垒,通过控制硬件支持层产业,为基础能力层业务打开成本优化空间。

4某集团信息通信产业企情况和转型需求分析

4.1 某集团信息通信产业企业发展情况

某集团信息通信行业企业基本处在基础能力层,在信息传输、云服务等领域有一定的服务能力,但尚未形成算力服务等较高端服务能力。在边缘计算服务快速发展和中央提速降费总体要求下,主要从事的链路传输类业务较难获得垄断收益。此外,集团的牌照、资本、人才和服务能力分散在板块中多个企业中,未能形成合力,身份壁垒仍未充分建立。

许可壁垒是某集团下属企业具备的主要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信息的传输领域。在互联网企业的创新冲击下,许可壁垒的作用日益下滑,继续依靠这方面资源获取竞争优势的难度较大。成员企业基础网络领域的经营水平较高,链路业务领域具备一定规模壁垒优势,但链路业务市场规模预计较难有大幅增长,需要通过其他竞争途径争夺竞争对手市场份额。卫星业务在资本壁垒和技术壁垒上有一定的优势,但随着国际关系变化和国内航天事业的发展,其在身份壁垒方面存在劣势,需要有相对应的变化。

某集团信息通信产业中的企业均面临较为严峻的转型需求,需要减少对许可壁垒的依赖,并尽快建立起其他领域的壁垒优势,形成“第二增长曲线”。在转型战略上,某集团信息通信企业转型存在两个突破方向:一是在产业分层内部追求升级,逐步从数据传输向云服务和算力服务方向突破,充分利用资本和身份的优势寻求突破,抢占分层内业务,占领并固守市场份额。二是产业分层之间,充分利用资本、身份优势,建立技术壁垒,通过控制硬件支持层产业,为基础能力层业务打开成本优化空间。

4.2 某集团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需要

某集团的数字化转型压力主要来自国家要求、战略定位和自身发展方面,具体需求包括4个方面。一是积极落实国家的工作要求,包括数字化转型要求和防控金融风险的要求。二是积极争取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执行单元,包括为国家重点培育的产业贡献需求、资金、关键技术等。三是自身发展需要,在金融板块主要是强化数据的统一管理调度,为国家树立标杆案例。在非金融板块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压榨“第一曲线”的增长空间。(金融行业人均资本配备量大、劳动效率高,数字化对资本替代人力作用不明显)。四是盘活现有资源,树立多种进入壁垒,在信息通信产业领域扩大业务规模,打造增长的“第二曲线”。

4个方面需求的支付意愿有所不同,其中一、三、四项的支付意愿存在上限,投入规模不能超过满足国家要求和数字化带来的收入增量。第二项需求的支付意愿上限较高,在帮助国家实现半导体产业领域中开展战略投资,可以不计成本地组织资源进行投入,并且在不考虑操作防风险的前提下,名利双收的确定性较高。

4.3 某集团信息通信产业企业发展的需要

某集团数字化板块的发展存在许多矛盾。首先,缺少整体的战略布局,有“小家碧玉”的发展战略,在历史洪流中的发展方向不明确。能力较强的部分企业在境外独树一帜,沿着数字化基础能力分层发展。境内相关企业主要承担牌照保管和业务落地工作,遵从“业务在我、利润在人”的理念。境内全资企业中,多数企业在数字化基础能力层仍处于补课阶段,在服务能力和规模上与三大运营商相距甚远,不具备争夺市场占有率的能力。其他单位提供的服务存在同质化现象,在连接性业务、云服务、产业应用等多个领域探索,但又不具备充分的运营能力。市场竞争力较弱,内耗严重。其次,牌照分散,许可壁垒价值未得到发挥。数字化基础能力分为云服务和算力服务,未来许可壁垒的作用越来越小。正常逻辑应该尽快将许可壁垒带来的超额收益投入业务建设,尽快树立规模、运营或资本等其他形式的壁垒。但某集团内部牌照非常分散,各个企业都严重地依赖自身管理的许可壁垒。壁垒价值未转化成实收利润,更没有转换壁垒的实际行动,这种趋势将导致板块内企业失去未来的生存空间。最后,企业历史遗留问题限制了企业的正常发展。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板块内单位普遍面临人才储备不足、薪酬平台不具备吸引力、管理层冗员等多个问题。产品利润空间不足。产品力不足。运营能力不足。市场能力不足,改革的动力不足。

某集团相关企业改革的目标有5个方面。一是要有统一的战略指引,停止内部消耗,一同发展壮大。二是发挥好牌照资源的价值,在许可壁垒作用下滑前建立其他类型壁垒。三是做好风险隔离,确保板块内企业风险不会相互波及。四是基础服务层业务尽快嫁接资本市场,利用社会资本维持住市场份额。五是做好横向或纵向突破的机制设计,利用金融投资领域的资源,尽快向硬件支持层渗透。

5某集团转型发展建议

5.1 按照产业发展规律的分层推进逻辑

明确国家、某集团和内部企业的需求,信息通信企业的改革方向就更加清晰。首先,产业的发展要按照两个方向演进。横向是按照数字化基础能力分层的发展方向,从连接型业务向云服务、算力服务的方向演进。采取重资产运营方式,嫁接资本市场,形成固定资产,构建规模壁垒,并尽早、尽快、尽多地在政策转向初期获取超额利润,调配给纵向发展使用。纵向是按照优化成本的规律,向硬件支持层方向演进。把握国家半导体产业补课的重大历史机遇,从数字化产品的下游企业入手,综合利用资本、身份、需求提供方面的优势,广泛参股半导体行业优质企业,构建某集团产业联盟。其次,统筹调配在不同演进方向的工作和投资节奏。横向演进集中在数字化基础能力层,充分考虑建设期长短和未来发展中利润下滑的趋势,建立运营壁垒。前期设定项目审批的利润要求,同时做好资金储备,利用纵向演进成果带来的成本优势在发展后期通过并购烂尾项目方式获取廉价资源。纵向演进不求全资控股,只求利用身份、需求等多方面优势形成产能协调,与横向演进产生协同效应,为横向演进营造出内部产业联动效果,为半导体产业补课期结束后的过剩竞争期做好准备。最后,在应用方面建立某集团标准培养合作商库。在数字化应用分层中,业务需求多样化、人力成本固化,对企业的运营能力和市场把控能力要求颇高。在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下,较难实现成本的动态管理,不适合形成产业布局。可以采用建立产业联盟的形式,建立标准共用身份优势,快速地为集团和国家的数字化转型工作提供生产力。

5.2 基于系统工程的产业布局设想

某集团在数字化领域的布局是以落实国家战略,构建集团“第二增长曲线”为出发点,推断出最优路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单靠集团信息通信领域内的任何一家企业都是无法实现,必须通过总体规划布局,统一协调部署,才能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找准集团的战略地位,充分调配牌照、资金、品牌、内部需求、IPO辅导能力和一、二级市场已投资项目等方面的资源。

5.2.1明确发展战略,设立资源的总协调层

首先,打破现存的内部牌照壁垒,集团将现有牌照统一管理,根据子公司经营能力授权使用。适度推行内部赛马机制,引导成员企业从当前高度依赖牌照的经营模式,转向通过培养运营能力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其次,系统梳理集团下属企业在数字化应用层和硬件支持层参股的企业,客观评估企业发展情况,并定期更新,形成某集团数字化生产力管理数据库。再次,通过内部协调,统一内部各类数字化需求的采购招标工作。转换各自为政的数字化建设,形成集团内部需求的集采优势,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集团内部企业获取订单。最后,逐步形成数字化产品的交付标准,培养使用集团数字底座的企业联盟,在符合条件情况下分享集团品牌资源(建立如类似ISO的集团品质认证标准,利用金控集团试点等机会形成国家标准)。

5.2.2根据企业运营能力明确初始赛道,建立分润机制统一调拨资金

首先,根据现有企业的资源禀赋为企业明确赛道,并允许企业按照产业分层横向演进路径拓展业务领域,但不允许子公司利用资金成本优势盲目扩建项目。其次,在总协调机制中建立一个高收益要求的资金调配制度,将业务运营和经营利润分离。通过内部的赛马制度,促使各企业自主将利润借出给运营水平更高的企业使用,使所有企业的经营利润向利润率高的云服务、算力服务领域流动。再次,在总协调层明确固定的利润上缴比例,用于产业的纵向演进。将相关资金会同战略投资平台和资本投资平台,一同在硬件支撑领域寻找优质项目。最后,在数字化应用领域与民营运营效率高的企业合作,实现市场资源反向输出固化底座使用需求,合理控制分成比例,吃掉政策优惠空间,以分成上缴利润总量作为相关企业考核标准,持续为数字化基础能力层和硬件基础层贡献资源。

5.2.3活用内部需求建立数字化产品联合推广和利润再投资正循环

首先,对外在数字化应用层建立的产业联盟进行联合推广,为各类数字化需求拉队伍,建立品牌口碑。其次,对内利用股东身份组织数字化基础能力层企业和硬件支撑层企业内化需求,合理避税,构建内部成本优势。最后,统一调配超额利润,继续滚动,投入产业发展,在基础能力层构建规模优势,在硬件支撑层构建技术优势,争取形成许可壁垒之外的市场壁垒。相关业务构想如图3所示。

图3 某集团数字化板块业务布局结构设想


6政策建议

在数字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各类大型企业均面临着应对国际形势冲击和内部发展挑战的需求。在根据自身资源禀赋设计发展时,应该考虑3个基本的因素。

6.1 内部需求是立命之本

数字化的本质是通过资本替代劳动力,其价值增量的差额等于新的资本与劳动力组合和原有组合的总投入之差。数字化企业提供服务的回报不会高于劳动力使用减少量和新增价值量之和,并受到生产领域周期性变动的制约。因此,数字化服务的支付能力是受限的。在数字化产品服务分层开展业务,核心是比拼成本控制能力和产品价格的竞争。如果能通过锁定内部需求平摊固定成本投入,将为相关企业在市场中开展竞争提供巨大优势。把握内部需求,不论对发展业务,还是对建立产业联盟,都是巨大的资源优势。

6.2 嫁接资本市场是数字化基础能力发展之源

数字化基础能力层是资本密集型业务,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较难获得自然垄断带来的超额利润。投资回报率不高,需要嫁接资本市场,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将业务所有权和资产所有权分离。模仿万达商业管理的模式,采用轻资产方式运行重资产项目是一个较为清晰的发展思路。因此,从事连接性业务需要通过上市或发行基础设施reits等方式置换资产,才能在横向演进的方向上有所发展。仅靠自有资金经营,基本没有增加市场份额的可能。

6.3 向数字化硬件支持层延伸是成本控制的根本途径

数字化服务层的主要成本是人工和租用数字化基础能力设施,数字化基础能力层的主要成本是人工和设备折旧。从成本构成上看,基本不具备优化空间。数字化硬件支持层的成本主要是专利费,其本质是保护创新的垄断租金,具有很大的弹性空间。若能在保证研发投入的前提下,适当将超额利润与其他分层企业让利,就能在未来竞争中具备极大的成本优势,为其他分层企业建立技术壁垒。

7结语

我国的数字化变革是在人口、经济、国际和国内政治环境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的不可逆的历史发展趋势。数字经济将成为未来提升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也会成为企业投资的重要风口。在这个历史分叉的重要时点,大型企业集团必须积极投身其中才能够保持自身的产业优势。本文分析了宏观、微观两方面的市场条件,并从某大型集团的实际案例出发,为其从信息通信产业布局向数字化产业布局转型提供了可行的参考方案。对转型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了梳理。希望能为各类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参考,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路借鉴。


参考文献

[1] 何立峰.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J].宏观经济管理,2023(1):1-6.

[2] 孙冰.3G突破、4G同步、5G引领“数字中国”的精彩十年[J].中国经济周刊,2022(19):23-25.

[3] 王乐.以数字中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N].人民邮电,2022-11-04(1).

[4] 桂小笋.以中国式数字化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N].证券日报, 2023-03-09(A03).

[5] 张锐昕.中国数字政府的核心议题与价值评析[J].理论与改革, 2022(6):68-79,158-159.

[6] 王永洁.数字化领域国际发展合作与中国路径研究[J].国际经济评论,2022(3):102-124,6-7.

[7] 李健.全球价值链数字化转型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新疆社会科学,2021(5):27-35,162.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China and the Strategic Choice of a Large Group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ector Enterprise

WU Tengyu

(CITIC Digital Media Network Co., Ltd., Beijing  100027)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hina is about to become a key area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A large group has been exploring related fields for many years, and rapidly integrating into the wave of comprehensiv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untr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has become the primary issue of closely combining national strategy with its own development. Based on this,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gital industry are sorted ou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are judged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Suggestions are made for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large domestic groups in the digital field.

Key words:digital china;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terprises;strategic planning

电话:010-59796075 信箱:chinakjzh2009@163.com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归中国科技纵横所有

《中国科技纵横》杂志社 京ICP备18024177号-1 ICP备